國際丹寧日-反性侵宣導
輔導主任 曾慶瓏
【穿上丹寧,站出來!──認識國際丹寧日,挺身反性侵】
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是全世界共同響應的「國際丹寧日(Denim Day)」。這個日子的由來來自一個令人痛心的案件:1992年,一名義大利少女遭到性侵,然而法院卻認為由於她穿著緊身牛仔褲,因此「若非同意,不可能脫得下來」,竟然判定加害者無罪。這樣的不公判決引起社會極大反彈,許多民眾穿上牛仔褲走上街頭,用行動聲援受害者,抗議法院將責任推給被害人。從此,「穿牛仔褲」成為全球反性侵的象徵性行動,並催生了國際丹寧日,提醒大家:性暴力不是穿著的問題,錯的永遠是加害者,而不是受害者。
2025年的國際丹寧日訂於4月30日(星期三),這一天也恰逢我們安坑國小的「多元文化日」以及每週三的「便服日」。在這特別的日子,輔導處誠摯邀請全校師生穿上牛仔褲,或是異國、異族的文化服飾,一同展現校園多元文化的風采,更以實際行動響應國際丹寧日的精神──支持反性侵、尊重身體自主。
在校園裡推動「國際丹寧日」的意義,不只是形式上的穿著呼應,更是希望引導學生認識身體界線、了解自我保護的概念,並培養對性別尊重的態度。我們相信,「理解,才有改變;尊重,才能守護。」孩子們需要的不僅是口號,而是實際行動與心靈上的覺察,才能真正建立一個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
「Only
YES means YES」──這句話是國際丹寧日推動的重要理念,意即:只有清楚明確的「同意」,才是真正的同意。任何形式的勉強、沈默或被誤解,都不該被視為認同。這不只是法律的界定,更是彼此在互動中應有的尊重與理解。我們也藉此機會教育學生,無論是男孩或女孩,都有權利保護自己的身體,說「不」不是不禮貌,而是一種自我負責與自我尊重的表現。
此外,在多元文化日的活動中,我們鼓勵師生穿著來自不同族群、文化的服飾,展現多樣性與包容力。這與丹寧日的精神不謀而合──尊重每一個人,不論性別、文化、族群、年齡或穿著,每個人都值得被理解與尊重。
讓我們在這一天,一同穿上牛仔褲,不僅僅是為了打扮,更是為了喚起社會對性侵害議題的重視。也許這只是一條牛仔褲,卻能承載我們對公平、正義與尊重的信念。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從小培養出健康的人際界線、性別平等的觀念,並勇於表達、保護與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與選擇。
穿上丹寧,就是一種態度;理解丹寧日的意義,就是邁向改變的第一步。讓我們一起行動,用教育翻轉刻板,用尊重建立安全,為打造一個沒有性暴力、充滿愛與理解的社會,盡一份心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