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心語》部落格上線囉!
2025/05/30
2025/05/26
2025/05/22
2025/05/15
2025/05/12
[專欄文章]感恩在心・愛在行動—安坑國小母親節生命教育活動紀實(生命教育)
感恩在心・愛在行動—安坑國小母親節生命教育活動紀實
輔導主任 曾慶瓏
五月,是充滿溫柔與感恩的月份。陽光灑落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也灑落在孩子們一顆顆純真的心中。在這個屬於母親的節日裡,安坑國小輔導處用心規劃一系列結合生命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活動,引導孩子認識愛、表達愛,並將對生命的尊重與感謝化為實際行動。
「你的心有一道牆」~一道充滿愛的牆
走進林來穿堂就可以看到那面色彩繽紛的「感恩牆」。二至三年級的學生將想對媽媽或照顧者說的感謝話語,寫在愛心便利貼上,貼在輔導處精心佈置的「感恩牆」上。這道牆不僅傳遞著溫暖,更吸引了其他年級的學生自發加入,一顆顆愛心,串起滿滿的情感與感恩,字字句句誠摯動人。「媽媽,謝謝你每天幫我準備早餐」、「外婆,我愛你,謝謝你陪我寫作業」,這些平凡卻真實的話語,被一張張愛心便利貼承載著,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點亮牆面,也點亮人心。這面牆不僅是佈置,更是一場生命教育的實踐——從他人身上看見愛,從自己內心學會回應愛。
「創意App設計比賽」~讓科技成為愛的工具
在四~六年級教室裡,孩子們正忙著構思一個個神奇的app,有的孩子設計了「媽媽專屬休息提醒app」,定時提醒媽媽喝水與休息;有人則設計了「一鍵幫忙做家事app」,可以提醒孩子自己該負責的家務分工;還有孩子做出「情緒安慰app」,會在媽媽心情不好時自動播放孩子錄製的鼓勵語音。
這項活動不僅讓學生發揮創意,也進一步讓他們思考「我能為家人做些什麼」。在充滿科技的世界裡,孩子們不只是使用者,更能成為設計者,用科技的方式傳遞愛與關懷。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讓孩子們學習體貼與責任的生命教育課程。
「育兒新體驗」~小小身軀,大大體悟
一年級的孩子們透過「育兒新體驗」活動,第一次以模擬的方式體會媽媽在懷孕與育兒中的不易。有的班級讓孩子們用氣球模擬懷孕的感覺,小小的他們背著「大肚子」走路、坐下、彎腰,短短十分鐘就直呼「媽媽好辛苦!」。也有的班級讓孩子們用背巾背著洋娃娃或心愛的玩具,模擬媽媽日常照顧嬰兒的生活,孩子們一邊笑、一邊小心翼翼,臉上寫滿新奇與敬佩。
活動期間,校內樂齡志工也在社區共讀站與一年級學生互動,分享他們真實的育兒故事。阿公阿嬤們指導孩子們如何揹娃娃,話說當年照顧孩子的種種情境,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露出驚訝的表情,令人莞爾一笑。完成互動的小朋友還獲得了一份小禮物,儘管只是微小的獎勵,卻讓孩子們露出了最燦爛的笑容。這樣的體驗,不僅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更讓他們在心中悄悄種下了「體諒」與「感恩」的種子。
結語
這場母親節感恩活動,不只是一次節慶的熱鬧,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透過實作、創意、互動與傾聽,孩子們從行動中體會愛的真諦,也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尊重他人、珍惜家庭。生命教育的本質,不只是講授,而是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在關係中感受。
感謝輔導處曾慶瓏主任、親職組馮珮瑄組長的細心規劃,讓活動兼具溫馨與教育意涵;感謝樂齡學習中心李怡儀老師與志工夥伴們的陪伴與分享,讓孩子們與長輩產生珍貴的情感連結;也感謝全校導師們的協助與引導,讓這份愛在校園中流動、發芽。
母親節,是表達感謝的節日,而這場活動,讓「感謝」不只停留在口頭,而是轉化為一份份真誠的心意與行動。相信這樣的學習,會成為孩子們生命中珍貴的一頁,溫暖他們走過每一段成長的旅程。
2025/05/09
[專欄文章]小志工,大行動:安坑環保我們來!(學務工作)
小志工,大行動:安坑環保我們來!
5月2日環保小局長候選人政見發表。候選人說:「我希望全校的掃具都可以更新。」台下的環保小志工說 :「 這樣很浪費吔!又不環保。」身為老師的我, 當時聽到從孩子內心自然流露出的這句話,非常感動, 這就是我們環境教育的希望。
「趨樂避苦 」是一般大眾的心理;享受科技文明所帶來的便利性、舒適性同時,卻也往往讓我們忽略這背後所造成的環境負擔。學校兩週一次的大回收,由資源回收廠商到學校載運回收物,每當看著滿滿一車的回收物被載走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學生有做好垃圾分類以及可以還給資源回收場一個乾淨的空間,憂的是學校兩週的回收量怎麼這麼多呀 !
現今社會的氛圍 , 普遍存在著,以微觀的「小我」來看待、處理事情 。但就環境教育而言,我們同處於一個地球上,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今天如何對待我們的環境,未來環境終將以另一種形式回饋於我們。我們必須拓展我們的視野,以宏觀的「大我」、「永續」的觀點來對待我們的環境。
「從小小的一個習慣改變或行動開始,讓地球更美好。 」身為安坑的一分子,我們可以怎麼做呢?來吧!做好打掃工作、維持廁所清潔 、不亂丟垃圾、落實垃圾分類、不浪費食物、 物盡其用 、隨手關燈、節省水資源、多走路上學、愛物惜物……。當然啦!如果您願意自動撿拾校園垃圾或清除髒污,將會帶動校園裡善的循環 。
掃地時間,導師親自帶領學生打掃校園,那是校園裡最美的一幅畫面。謝謝老師您的付出!資源回收時,我們的環保志工,雖然年紀偏大,有的還要穿著護腰工作,但仍絲毫不茍的為我們做資源回收。安坑有你們真好 !最後,我要感謝我們這群小小兵--環保小志工, 不管在環境維護、淨零宣導、健促推動上,你們都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希望透過大家一起努力,讓安坑的校園更美好!
2025/05/07
[專欄文章]貓狗老師教我的8件事(生命教育)
貓狗老師教我的8件事
小城里里長 郭仁澤
你有想過,當一隻流浪狗默默躺在路邊,牠心裡在想什麼嗎?也許牠曾經有個家,也許牠還沒體驗過被人疼愛的感覺。但牠和我們一樣,是活生生、有感覺、有情緒的生命。
一、對生命的尊重,從動物開始
每一條生命都值得尊重,無論是人類、貓、狗,還是一隻小鳥、一條魚。牠們雖然不會說話,卻能用眼神和行為表達喜怒哀樂。我們尊重生命的第一步,就是從不欺負、不遺棄、不忽視牠們開始。
二、和貓狗相處的基本原則
看到可愛的狗狗,你會衝過去摸牠嗎?先等等!我們和貓狗互動時,要記得幾個原則:
- 先詢問飼主是否可以接近牠與牠互動。
- 慢慢伸手給牠聞,讓牠熟悉你的氣味。
- 動作輕柔,不要突然大叫或猛撲過去。
- 觀察牠的狀態,如果牠閃躲或定格,不要繼續互動
這些都是讓動物安心的關鍵,也是一種對牠們的尊重。
三、成為合格飼主,要有責任感
飼養動物不是一時的新鮮或衝動,而是一段很長的旅程。合格的飼主應該要幫寵物作登記(打晶片)、每年帶牠去打疫苗(狂犬病)、每天餵食、陪伴、定期洗澡、外出系牽繩、順手清狗便,當牠不舒服沒精神時帶牠看醫生,也要懂得教牠基本的行為規範。就像照顧一位家庭成員,需要耐心和愛心。
四、飼養前先想清楚:時間、空間、金錢夠嗎?
你知道養一隻狗或貓,可能要陪牠十年以上嗎?不只是玩耍,還需要花錢買飼料、打疫苗、看獸醫,還有牠們住的空間。如果家庭無法負擔,就應該暫時不養,等未來有能力再做決定,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行為。
五、買寵物不如認養動物
臺灣每年都有上萬隻流浪動物等待被認養。如果你家有養寵物的打算,請不要到寵物店購買,而是到動物之家看看,而且新北市動保處的網站,可以讓你看到所有動物之家收容的所有貓貓狗狗喔!有些狗狗或貓咪雖然不是名種,但牠們一樣可愛、聰明、有靈性,只差一個人願意給牠們一個機會。
六、養寵物的好處
有寵物的家,常常充滿笑聲。狗狗會搖尾巴迎接你回家,貓咪會窩在你腳邊打呼嚕。研究顯示,和動物相處能減輕壓力、增加快樂、幫助小孩學會責任感,是家庭中非常溫暖的一份子。
七、寵物是家人,也要有社交禮儀
你知道嗎?近年來臺灣寵物的飼養登記數量,甚至比新生嬰兒還多!這代表越來越多人把寵物當作孩子照顧。所以,我們在想摸別人的寵物時,一定要像對待別人的弟弟妹妹一樣——先問清楚經過同意,再輕柔互動。千萬不要硬抱或嚇牠們,因為這不只是沒禮貌,更可能讓動物受驚嚇。
八、動物有靈性,也有尊嚴
許多動物懂得記住主人的聲音、習慣,甚至能察覺主人的情緒。牠們的忠誠與溫柔,常常感動許多人。但請記住,牠們不是玩具,也不是裝飾品。當你願意認真對待一條生命,你就開始學會成為一個有愛心、懂得同理心的人。
最後,請你想一想:
如果你是一隻在街頭流浪的狗,你會希望有人每天陪你玩、給你一個溫暖的家嗎?
讓我們一起用行動說出愛的承諾:
「如果條件允許你養寵物,請不要購買,而是到動物之家認養,給牠們一個家,也給自己一位永遠的朋友。」
歐卡是小郭里長在111年5月於公園尋獲的遭遺棄小狗,決定認養收編至今三年,為我們家帶來無限的歡樂及溫暖。
2025/05/02
2025/05/01
[專欄文章]成為祝福之後(生命教育)
成為祝福之後
安坑國小志工團故事組/王珊華
不知曾經演過音樂劇的夥伴們,是否和我有類似的感受呢?
2023年的音樂劇《黑森林歷險記》,是安坑國小故事組在經歷疫情之後,首次在校園演出,也是我自己參與音樂劇的處女秀。當時,我擔任副組長,在排演的過程中,行政團隊與演員們因各自角色不同,各有不同的期待,而產生出不同的火花。而這些點點滴滴,在戲落幕後,團隊終究產生微妙的化學變化與情緒反應。正因為我是演員、又是行政團隊的一員,對我而言,是吃力不討好的過程,內心也吶喊了無數遍,「大家都是志工,哪來這麼多事!我們下次就別演了吧!」
可是,2023年底的音樂劇,過程中雖然風風雨雨,結果是好的,大家也有滿滿的感動與收穫。
時光推移,迎來2024年的6月底,我原本跟夥伴約好,一起慶祝期末的聚餐,但我因為姐夫當天辭世而缺席。在那天的聚會上,夥伴們齊心認為,年底可以繼續為孩子們演出音樂劇。 一切,我來不及反應,這件事,出乎我的意料,夥伴們就這樣說定了。
新的學期,接了故事組長的位子,從參加演員培訓、選角、約定好排練時間、地點、調整備課讀書會的節奏、確保大家的進班品質、跟校方訂演出時間、場地、跟夥伴討論服裝道具、跟鄰近的學校訂演出時間、聯繫演出前的場地彩排、自己還要背台詞、走位……事情如排山倒海一直來,除此之外,自己有工作在身,家中亦有很多事需要處理。最打擊的是,因為我的錯誤,中間有演員臨時不演而換角的風波。掙扎了好幾回合,我都一直問自己,「要演嗎?我可以嗎?真的值得嗎?」
一齣戲,有人深受感動,有人覺得沉悶,都很正常。一個專案,有人覺得這樣就可以了,有人覺得還可以更好,也很正常。不只如此,這次的挑戰,是我們要從小孩變到老人,從生到死,從校內到校外,從肢體動作到表達內心的情感。我們是素人,卻要唱唱跳跳給孩子們看?我們不是原住民,竟要演泰雅族的傳說?我們是生理女,但我們要演男勇士?有趣的是,這些真實的探問,似乎總會默默地在戲劇中給我回應,如果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成為祝福之前,我們都在跟自己打架。
最衝突的是,我擔任「樂信」的角色。現實中對於姐夫離開我們的衝擊未退,戲劇裡,我卻要在一次次踏上彩虹橋的瀕死、重生,這對我而言,無異是一次次直面生命,然後在死亡中找尋為何踏上旅程的意義。甚至在數次排演時,情緒上來竟止不住眼淚;或是真正上了舞台,看到同樣身為安坑國小志工的父親在台下欣賞,我為我自己感到驕傲,下戲後感動到淚水直流。
如果要說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是冬陽灑下的某個午後,演員們正在著衣試妝,我突發奇想邀大家來演蠟像,大家變身為靜置蠟像館裡的原住民,成了在這些排演、聯繫、溝通、衝突的演戲日常裡,最有意思的一個畫面。
另一方面,演員們從熟稔自己的台詞、動作,到後來要在意整體舞台效果,知道自己走位、推布幕、拿道具,每人都知道自己份內的工作之餘,也可以互相提醒、補位。這是我在團隊中看到最珍貴的互動,也成就了我們團隊的兩個突破。
第一個突破,是讓安坑走出安坑。從2024年12月14日我們在台北市懷恩堂首演,到2025年1月4日在安坑長老教會社區公演,中間歷經安坑國小6場次、雙城國小6場次、達觀國小6場次,一共是20場的挑戰。我們想既然都排演了,就讓附近的國小、社區民眾也能一同欣賞。感謝團隊夥伴和我齊心將這件事完成,只要有一位演員說不,我們就沒辦法做到這個貪心又大愛的任務。
第二個突破,是讓祝福走入安坑。由於這次的戲劇內涵有點深,演完之後,與夥伴們討論後,透過校方對老師們調查,我們嘗試進班分享,帶著孩子們思考,劇中要傳達的訊息。謝幕時,看到有老師、小孩是流著淚離開會場;當我們穿著戲服、揹著竹簍與弓箭走進教室,孩子們興奮開心的表情,訴說著這一切都值了。
《成為祝福》之後,我由衷感謝夥伴們願意配合、願意付出的心意。我,被自己感動,也被團隊夥伴們感動。這齣不是只給孩子的祝福,也是給每一個,一路走來,曾為別人付出,卻沒有得到獎賞的那個大人。謝謝彩虹愛家、謝謝安坑志工團隊、謝謝每一個人。
✽本文修改自〈成為祝福之後〉,刊於《彩虹愛家月刊》NO280(2025年5月號)
-
貓狗老師教我的8件事 小城里里長 郭仁澤 你有想過,當一隻流浪狗默默躺在路邊,牠心裡在想什麼嗎?也許牠曾經有個家,也許牠還沒體驗過被人疼愛的感覺。但牠和我們一樣,是活生生、有感覺、有情緒的生命。 一、對生命的尊重,從動物開始 每一條生命都值得尊重,無論...
-
💓 新北市新店區安坑國小友善校園輔導專刊《春風心語》有部落格囉! 💓 過去都是紙本版的春風心語,現在用全新的形式與您相見。 想知道學校有什麼精彩、有趣的活動嗎? 快來訂閱我們吧! 歷年專刊可以從右下角 《春風心語》歷年專刊 找到喔!
-
愛家5到—家庭真幸福 親職組長 劉珮婷 每年的 5 月 15 日為國際家庭日,而今年也是國際家庭年 30 周年。為喚起大家對家庭的重視,希望透過愛家 5 到-眼耳口手心 5 到行動,讓愛家的精神於日常生活中實踐。感謝志工協助製作愛家宣導語,讓學校可以張貼在校園...